第120章 合并提议(2 / 4)

激荡1980 熬夜爆更 4246 字 2021-06-03

。”周阳似乎没注意到杨旻德刚才说的内容,依旧在自说自话。

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,沃特·迪士尼和罗伊·迪士尼是兄弟,但随着老一辈去世之后,新一辈因为利益冲突,早已经不像之前那么亲密。

这种家族争产案在香港更是比比皆是,像周阳的好友许靖干家算是比较和睦的。船王许爱舟死后,第二代的三兄弟比较和睦。否则就算把家族资产装入信托资金,也依旧会有各种纠葛。

杨旻德同样不是独女,她下面还有一个妹妹,现在还在读书。等父母去世后,杨家的资产很大概率上应该是由杨旻德和妹妹平分。

“杨小姐,我在美国的工厂也就值几百万美元而已,要是新公司将来能发展成市值几十亿美元的大公司,那我就算只占有1的股份,那也至少值几千万美元。

实际上我不久前来过一次香港,也是因为配额的问题比较难搞,所以当时没下定决心在香港办厂。

这次也是应周先生的邀请,再次来香港以及中国大陆走走看看。对于林氏集团与益达集团合并的问题,只要未来发展前景光明,我完全是持开放态度。”林建忠终于笑着开口,亲自回答了杨旻德之前的担忧。

但是他的想法完全出乎杨旻德意料之外,这也让杨旻德渐渐回味过来,自己眼前这两个男人似乎有点一唱一和的味道。

合并对于益达集团自然是一件好事,但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,杨旻德心里不由多了几分警惕。

“杨小姐可能会有几分疑惑,我为什么同意的这么爽快。制衣业对纽约华埠来说来说,是支撑社区就业的支柱产业之一。

但华埠内的制衣厂和香港一样小而散,因而在与犹太裔制衣商的竞争中,一直处于下风。我们想要扭转局势,就必须进行整合,我原先的想法是与华埠内其他几家规模较大的制衣厂合并。

但周先生给我带来了另一种建议,纺织业和服装业在美国早已不是朝阳产业,要不是有进口配额的限制,华埠内的制衣厂根本就没有生存的空间。

末端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是大势所趋,纽约华埠最大的优势应该是依托时尚之都,在前端的创意设计领域发力。”林建忠继续说道。

“杨小姐在香港应该听说过我的一些传闻,我是搞投资出身的,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,最大的可能是闻到了金钱的味道。

有句话叫成也萧何败萧何,虽然全球纺织业的配额限制让香港纺织业备受打击,但当配额一旦固定下来后,其他地区想要挑战香港作为全球第一大服装出口地的位置,也变得非常困难。

可以说在配额制崩溃之前,香港将一直会是全球最大的服装集散地之一。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香港的服装业也不是没有问题,本港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必然使其竞争力不断下降。

但本地的行业内人士,似乎依旧沉浸在旧日美梦中不可自拔,没有任何进行产业升级的端倪。全球有四大时装周,米兰、巴黎、伦敦、纽约,为什么香港不能成为第五个?

但我看到的情况却是香港服装设计人才奇缺,制衣厂老板们满足于为欧美各国的服装品牌代工,赚取那点低廉的加工费。”周阳摇了摇头叹气道。

后世香港本地的服装制造业虽然早已衰退,但在纺织业于2005年进入无配额时代之前,香港的服装出口额一直仅次于内地,高居世界第二。大量服装在内地或者东南亚生产好之后,最后拿回香港贴牌,以港货的名义销往世界。

“我们益达近几年其实已经开始做自己的品牌,但新品牌想要在海外市场打响知名度,需要投入的成本很大,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。”杨旻德苦笑着说道。

杨旻德的说法,周阳之前就已经从做玩具的丁武寿口中听到过了。这也不能完全怪香港老板们魄力不够,为什么后世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