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三章 清君侧(2 / 2)

大明铁卫 小雨非非 3132 字 2019-08-15

,左良玉纵兵劫掠也罢,在皇帝眼里不过是小打小闹,无伤大雅,但是接受鞑子的封赏拉拢,影响到朱家的江山稳固,那就是不共戴天之仇了。”

“说的没错。”陈雨说,“皇太极开出的条件看起来很优厚,逻辑上也说得通:我打不过你,就收买你,大伙一起吞了朱家的花花江山,皆大欢喜。皇帝不放心我,派出大军压阵,也不奇怪。现在文登营面临一个抉择:想消除朝廷的猜疑,就出兵去陕北剿寇,顺带把威海卫这块地盘和刘公岛的进账都献给朝廷,作为投名状表忠心;如果不出兵,就要以‘叛军’的身份面临朝廷大军的镇压。你们说说看,怎么选择?”

蒋邪冷冷地说:“一旦把人马都拉到西北去,受人节制、损兵折将不说,三五年都未必能回得来,而且还丢失了威海卫和刘公岛,铁山卫、釜山、对马岛也无暇顾及,鞑子和倭人又一直虎视眈眈,弄不好都被攻占。没有了这些地盘和进账,文登营还拿什么立足?难不成和左良玉一样,靠劫掠百姓和杀良冒功混日子?”

“对,绝不能奉召!”

“辛苦打下的地盘,一块也不能丢!”

众人同仇敌忾,纷纷表态。

陈雨扫视众人,观察着他们的反应。邓范、蒋邪、张富贵等人是起家以来的老班底,态度非常坚决,林阿福等工厂管事的前程命运部依附于文登营,自然也是站在这边,但是赵梓隆、吴大海等前卫所官员神情却有些纠结。

他点名赵梓隆:“文登营发展到今时今日的规模和地位,是大伙一起努力的结果,现在要做的选择决定了文登营以后的命运,所有人必须一条心,赵同知,你的意见呢?”

赵梓隆犹豫片刻,站了出来,拱手道:“侯爷,今上虽然行事操切了一些,但终究不是碌碌无为的昏君,之所以如此对待功臣,想必是听信了佞臣谗言蛊惑,只要肃清朝堂,事情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。还请侯爷三思,想一个万之策,既能保住文登营,又不与朝堂为敌,毕竟君臣反目、同室操戈,只会便宜了鞑子。”

陈雨狡黠地一笑:“赵同知言之有理,与我不谋而合。我不能让文登营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,也不能让皇太极坐山观虎斗,所以,铲除奸佞、拨乱反正,才是最好的选择。我决定,效仿成祖,起兵北上,诛奸臣、清君侧!”